關於藝術需要

7 May 2020

關於藝術需要

借用加拿大癌症中心對病人的藝術需要所做的調查做基本,嘗試分析我們對藝術不同形式及層次的需要。

看簡圖:原諒我隨手畫圖好肉酸

最基本需要是E,自己進行的藝術欣賞,例如看展覽。然後是D,不需要任何指引或教授的自我創作,不一定有交流的對象或目的,例如在日記中創作;然後C,可能在某地方的藝術角自由塗鴉,或在社交媒體發佈創作,或展覽實物。由這裡開始,創作後多了發表及與外界溝通及被見證的過程。由被動到主動,由內在到外在。 這種參與模式是開放沒有限制及計劃的。

滿足這3個層次的需要可能是社區藝術,藝術教育及一些自己進行的藝術形式或媒體。

B是需求再深入一點的,有指導性及互動性很強的藝術小組。比較流行的像Circle Painting或其他以藝術媒介促使團體在創作中互動有目的地發揮。物料和形式視乎導師的個人訓練。這些非言語表達需要有敏銳的導師,對於藝術創作表達有不同經驗,持開放態度去接受及引導組員在當中的交流。也有稱為治療性質的藝術小組。多由有經驗及受相關訓練的藝術導師,也多數是社工/護士/老師等助人專業帶領。 對於組員在藝術交流中可預期或不可預期的情緒反應有敏銳的觀察力及回應能力。

然後到了A,頂層的藝術治療,這並不是藝術治療比較高級的意思,而是很多時不同層次的藝術活動滿足了個人的藝術需要。至於有些人想要利用藝術治療作深層次的個人重整,需要處理生命中比較難過的經歷或創傷,或尋找個人成長的方向便會選擇藝術治療。

作為藝術治療師,訓練集中於這一部分。透過恆常會面,與個案,個案與創作,治療師與創作的三角互動關係。 反映及處理個案內在的情況。而在小組,也就多了組員與組員之間的藝術及人際關係。小組動力也發揮在三角關係之內。

當然,有很多藝術治療師本來也是藝術老師,或受過不同社區藝術或藝術教育的訓練,就群組的需要在不同層次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但自身對於藝術治療師身分及各層次的角色有機會有根本上的衝突。例如某些創作模式對創作形式有引導性或限制,而某些藝術治療學派以非主導或人本精神為主軸等。街頭藝術講求表達,藝術治療卻是保密等。作為治療師我們自己可能清楚明白角色的不同,(有時也難免迷失)但作為參加者或大眾,更不容易理解當中不同。容易認為有療癒效果如禪繞畫的就是藝術治療。作為治療師要學懂如何輔助參加者去察覺自身需要,並了解對不同層次的藝術介入作選擇。

提供不同的藝術選擇, 我們需要藝術家, 藝術老師,導師,藝術治療師,社區藝術行政,策展人,研究人員等等。透過不同層次的藝術讓參加者了解自身情況及需要,為自己安排參與及接觸不同的藝術,例如多久會去看展覽,何時習畫或填色,喜歡什麼藝術興趣班,學習創作技巧及接觸不同媒體,什麼時候牽涉的情感不只個人可處理要尋求協助,如何從治療師的關係及反映中找尋藝術表達中連繫的情感及經歷。慢慢地了解自己的Pattern,了解自己的需要。

藝術時而幫助我們抒懷,發洩,表達,溝通,專注,逃避,想像,整理。找到自己的需要再好好安排,就可以及時利用最適合自己的藝術活動。 現在歐美也開始在主流醫療服務中以藝術為藥方,我們也不應太低估藝術對優質生活的正面影響。 但分清楚需要的淺深,才可以找到相應的藝術活動。

#藝術需要

#藝術治療

#野生藝術治療師

Copy right 2018 Created by Tristan Chan


Copy right 2018 Created by Tristan Chan